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全面深化改革>详细内容

推行“335”工作模式 构建返贫致贫新屏障

发布时间:2021-11-17 信息来源: 【字体:

石门县有脱贫人口23187户71194人,监测对象755户1588人。今年以来,我县将防返贫致贫工作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紧紧围绕“一守二保三创”的工作总基调,推行“335”工作模式,全县未出现一例返贫和新致贫。8月30日,在全省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石门县做了典型发言。

一、盯紧三个关键点,织密无缝“监测网”。一是盯紧重点对象。坚持脱贫户和非脱贫户共同监测,重点紧盯低保特困户、重病慢病户、重残户、因灾因意外户等四类高风险群体,县、乡、村同步建立台账,定期信息比对,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底线不突破。二是盯紧重大变故。实行应急事件处置与贫困监测预警合并运行,在应对极端天气、新冠疫情防控等事件中采取联动预警,排查农户11万余户,对风险较高的117户实施“一户一策”帮扶,提升工作针对性。三是盯紧重要关口。依托党组织引领自治组织联动包片区、党员屋场长联户包屋场的“两联两包”乡村治理模式,实行屋场盯户、村盯屋场、乡镇盯村、县盯乡镇,层层把关,全县331个村3636个屋场的16229名“屋场员”都成为贫困监测员,将监测触角延伸到了群众身边。

二、坚持三个全覆盖,筑牢返贫“防火墙”。一是政策帮扶全覆盖。县、乡、村层层设立防返贫致贫组织机构,持续全面落实各项帮扶政策,采用大数据比对,对重点人群按兜底保障认定要求逐户过筛、因户施保、因人施策。安饮保障率、医保参保率、义务教育入学率、家庭医生签约和慢病管理率均为100%。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应保尽保。县财政为所有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购买防返贫致贫责任险,进一步筑牢返贫致贫防护线。二是增收帮扶全覆盖。坚持产业与就业两手抓,鼓励和扶持发展特色种养业,帮助稳定就业,充分激发内生动力。整合资金1500多万元,设立村级产业帮扶基金;整合资金1亿多元对橘、茶产业实施提质升级;引导外出务工29515人,同比增加30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147个,认定帮扶车间63家,确保户户都有增收渠道。三是结对帮扶全覆盖。出台《关于建立防治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在已脱贫村和脱贫人口300人以上的非脱贫村派驻工作队187支545人,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继续开展结对帮扶,对因疫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重大变故户予以重点关注,逐户逐人盯紧抓实,把返贫风险降到最低,实现“全覆盖、零脱管”。

三、健全五项责任制,构建闭环“落实链”。一是台账管理制。县、乡、村三级均建立“受重大灾情事故影响户、已消除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未消除风险监测户”三本台账,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原则,动态更新防止返贫致贫的预警台账,做到底子清楚、上下一致。二是即时交办制。对全县监测基础数据及时收集更新,抓好数据运用,定期发布预警数据办理情况,对因疫情、灾情、突发事故导致的返贫致贫隐患,第一时间进行交办,并发出核查令,3日内反馈结果。三是整改销号制。对于排查发现和上级反馈的各类风险点,逐条列出清单,严格按照“村入户核实、镇级审核、部门处理、县级审批、系统标注”五个步骤,限时处理,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目前湖南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平台共反馈风险点6753个,均已核实处理。四是跟踪督办制。对交办事项实施跟踪督办,通过实地核查、暗访调研等方式,时时跟踪进度,及时进行协调,确保各项问题整改有力有序。结合全县两次集中排查,共识别监测对象 227户497人。五是从快问责制。核查整改令下发后,同步抄报县纪委监委,对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进行通报,对履责不到位导致重大负面影响的,从快从严问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