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佘家坪乡:党员管理“小积分” 激发乡村治理“大活力”
桃源佘家坪乡地处桃源县中部,辖9个村(居),全乡党员共889人,其中农村党员719人。为切实解决乡村两级党员日常管理难、表现评价难、考核量化难、作用发挥难等现实问题,该乡党委运用积分管理记录党员变化、衡量党员作用、评定党员优劣,切实激发党员履职活力和乡村共治能力,推动全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先后获评全市人居环境十佳乡镇、全市安全发展示范乡镇,被列为桃源县村“两委”换届唯一试点乡镇。其经验先后被《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推介。
一、科学管理,让党员肩上有责。打破党员“不出问题就是合格”的思维定势,通过树牢积分管理理念,科学量化积分项目,拓展党员作为空间,实现党员管理由表及里、由虚转实、由浅入深。一是强化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将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列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作为推进支部“五化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创新出台《佘家坪乡关于实施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的办法(试行)》《佘家坪乡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确保党员积分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细化分类,对党员“精准施策”。立足党员特性和岗位职责,按照职务党员、普通党员、流动党员、体弱党员四类进行管理,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台账,并把党员积分管理与星级管理、民主评议党员有机结合,通过分类管理、靶向施策,推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精细化、科学化。三是量化分值,为考评“量体裁衣”。从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四个方面细化考量,将抽象的事务数量化、分散的事务标准化,把每个“合格”基础分值设置为25分,党支部根据党员完成情况适当扣分,透过“看得到、算得清、比得着”的量化指标,切实强化党员管理,推动党员更有为、更有责。
二、规范运行,让党员行为有尺。破解过去“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管理难题,通过党员积分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尺度,把行为标尺立起来、把党员身份亮出来。一是动态跟进,管理过程由“静”化“动”。按照“支部记分员打分、党员确认或复议、乡村两级公示通报、总支部汇总分析、向上报告备案”的管理流程,实行 “一月一核实、一季一通报、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评定”的积分动态管理,确保管理过程严谨有序、运行规范,结果运用有理有据、事实清楚。二是常态推进,管理环境由“松”转“严”。定期召开乡党委会、党代会研究审议党员积分管理工作,解决党员管理难题。同时每年党员大会组织新旧党员专题学习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乡党委班子每季度到所联支部开展学习宣讲,切实把积分管理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力求实效,使管理环境由“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三是模范促进,管理方式由“虚”转“实”。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每年将党员参与人居环境、秸秆禁烧、矛盾调解、疫情防控等当前重点工作纳入考核范畴,使量化的“数字表”变成工作的“助推器”,将党建引领贯穿到乡村治理全过程,用“小积分”激发“大活力”,不断助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三、激发活力,让党员争先有标。将党员表现的“好”与“差”通过积分体现,倒逼党员“惜分如金”,引导党员规范言行“不丢分”,激励党员参与治理“多挣分”。一是公开晒绩,催生“比学赶超”。实行乡村两级“双公开”制度,村党支部在村公示栏每月更新党员积分变化,乡党委在集镇显眼处每季公示党员积分情况,在“共产党员之家”微信群定期发布党员积分管理工作动态。通过公开晾晒数据,形成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往前进的浓厚氛围。二是正向激励,鼓励“评先树优”。党员年度考核结果根据日常积分情况和年底民主评议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排名靠前的党员,其直系亲属在参军、后备干部培养、学习教育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和推荐。2020年,有12名积分排名长期领先的普通党员,被推荐到村支两委重要岗位上。种粮大户燕品优因表现突出,积分一直名列前茅,获得村“两委”换届候选人提名资格,2020年全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经过正向激励,使优秀党员添动力,党员带头增活力。三是反向惩处,倒逼“激先鞭后”。对每季度积分排名靠后的党员,由党总支书记对其进行警示谈话、批评教育和限期改正。对被评为不合格党员的党员,不列入村党组织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对各支部积分排名后20%的党员,分批安排到乡进行轮训,接受集中党性教育。对各支部排名后30%的职务党员进行约谈,排名最后10%的职务党员予以免职,2020年有3名在职党员因积分长期落后,已从村干部岗位上被淘汰。对各支部年度积分排名后三名的党员,在每年七一党员大会上由乡纪委书记领誓,再温入党誓词,激发为民初心,激励党员奋勇争先,让党员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和主力军,为乡村振兴筑牢红色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