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推动一门式基层公共服务全覆盖
临澧县在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过程中,着力做到数据一网覆盖、服务一门办理、保障一体落实,探索出了基层公务服务的“临澧模式”,极大方便了群众在家门口办事。
实行部门联动,做到服务数据一网覆盖。一是数据“一网共享”。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700余人进村入户核实采集全县45万居民的户籍、婚姻、不动产等信息,同时将身份证、户口本、驾驶证等8类电子证照配置到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成了信息完备、实时更新的临澧县政务大数据库。二是信息“一网查询”。县乡村三级窗口均实现了“刷脸”办事,依托跨部门、跨领域的政务信息共享,群众办事仅需刷一次脸,就可查询到办事所需的各类信息并自动填报,大量纸质材料、证明材料被数据信息替代,有效解决了以往群众办事在各部门往返跑、多次跑的问题。三是事项“一网通办”。梳理确定了涉及公安、民政、人社等16个职能部门的60项高频、热点民生事项,并全部配置到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乡村窗口通过一体化平台均可为群众办理。积极推动县级自建业务系统与市一体化平台的互融共通,目前,县级自主开发的不动产登记系统、非税收入执收系统、自来水业扩报装系统、燃气缴费系统等4个业务系统已与市级平台完成对接,相关事项实现了“一网通办”。今年来,乡村两级共通过市级平台办理政务事项6.5万件。
推动权限下放,做到服务事项一门办理。一是精简事项流程。在坚持部门审批权限不变的基本前提下,对下沉事项所涉及的环节、材料、时限一律能简则简。目前,60个下沉事项的申报资料由283项精简至90项,办理环节由175项精简至96项。60个下沉事项中有32个可由乡镇(街道)一级办结,其中8项可现场出证;21个可由村(社区)一级办结,其中2项可现场出证,基层服务效率明显提升。二是优化办理模式。县乡村三级均设置政务服务综合受理窗口,下沉事项全部集中到综合窗口受办,实现群众办事只找一窗。依托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行“前台窗口综合受理—后台窗口分类审批—证件免费邮寄送达”的线上线下融合办事模式,即群众在乡村窗口提出办事申请,相关材料经窗口工作人员初审无误后,通过电子扫描,网络传输至部门后台,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实行线上审批,相关证照、办事结果等或由基层窗口当场反馈、或由县直部门免费邮寄,实现群众办事只跑一次,工作经验被湖南卫视推介。三是公开办事指南。将下沉事项的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办理时限等编印成图文并茂的办事指南,供群众取阅。将办理流程、所需材料等在乡村政务大厅信息公开区及政务网站公示,并实现线上查询,通过提前告知办事流程,减少群众来回跑,实现“来之即办”。
完善配套功能,做到服务保障一体落实。一是升级服务阵地。从2017年至今,全县累计投入1.9亿元,新建或改扩建146个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便民服务大厅均在80平米以上,实现了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聘请省内知名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公司策划指导乡村政务大厅优化建设,所有乡村政务大厅均设置“窗口服务区”“自助填表区”“政务公开区”“休息等待区”等功能分区,满足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二是配套服务设施。投入1100万元,为全县12个乡镇(街道)、160个村(社区)拉通互联网及电子政务外网,服务群众网络通道全面打通;为县乡村三级所有窗口均配备电脑、高拍仪、复印机、针式打印机、显示大屏、资料流转柜等必要服务设施,基层硬件水平得到切实提升。三是配强工作力量。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均选派6名以上业务精、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到前台窗口。为全县160个村(社区)各选配了1名30岁左右、大专以上学历、精通电脑操作的政务代办员,专门负责受办基层公共服务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