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四种模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近年来,安乡县遵循“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方针,多举措推进土地整村流转,截止到2019年11月底,全县承包耕地流转面积为53.7万亩,流转率达66.3%;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39万亩,规模集中度达82%。流转面积在500亩—1000亩的达158宗,其中1000亩以上的达到51宗。整村流转村达到51个。土地流转推进了安乡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是整村流转模式。紧盯流转率80%以上、单个市场主体规模流转面积500亩以上、流转后的产业要有特色的整村流转目标,鼓励支持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集中流转,建立“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流转模式。公司(合作社)负责规划+管理。签订流转协议后,公司根据产业规划,整理流转土地,引入市场资本合作发展产业。村集体负责流转+服务。由农户将承包经营权委托给村委会流转,村委会再与农业企业签订流转合同,为市场主体提供土地流转服务、劳务服务和环境保障服务。农户负责土地+劳务。农户将土地流转后,在村集体的统一安排下到公司进行务工。下渔口镇刮家洲村流转面积5106亩,流转率达95%,全部实行稻虾综合种养,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整村流转村和“稻虾第一村”。
二是股份合作模式。引导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变股权,农户变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模式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有条件的镇村统一连片整理耕地,将承包土地折股量化,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经营收益按股分配。专业合作社对那些不愿出租土地的农户采取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流转,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对自己土地上的农作物进行种植管理,合作社对农户的种植管理情况按照投入品成本折算及产品产量质量进行业绩考核,考核达标的,支付人工管理费,同时对纯利润按照比例分红,形成“土地租金+人工管理费+效益分红”的方式。陈家嘴镇杨树村、双喜村、安康乡虾趴脑村、三岔河镇梅家洲村、大湖口镇夹港村按此模式推进整村流转,共流转面积14733亩。
三是经营主体流转模式。以农村规模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主要组织形式,直接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目前,全县发展家庭农场550家,流转土地53468亩,农民合作社603家,流转土地323405亩。其中陈家嘴镇门板村、安康乡安兴村、安丰乡出口洲村和铁路湾村、黄山头镇界沟社区、深柳镇蹇家渡村、安全乡汤家岗村等尤为突出,基本上经营主体对全村的整村流转。
四是土地托管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托管给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全程托管、劳务托管和订单托管等托管服务,带动农户增加规模经营收益。目前全县土地托管面积25100亩,其中以陈家嘴镇联成村、大湖口镇谭子口村、官当镇安官渡村、大湖口镇安福村尤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