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全面深化改革>详细内容

常德经开区:深化三大改革举措 增强园区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19-12-25 信息来源:市委政研室 【字体:

       改革是园区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园区提升的活力源泉。今年来,常德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机制体制改革,重点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搞活选人用人机制,园区内部活力明显增强,创业激情充分释放,工作效能明显提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1-10月,全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15.4亿元,同比增长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1亿,同比增长14.18%。

       一是建平台,深入推进“三中心”改革。按照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的原则,创新推进选人用人机制改革,在全区设立了招商合作中心、项目推进中心、园区发展中心,分别从项目签约引进、落地投产、健康发展搭建一条龙服务平台。三中心打破人员身份,面向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公开招录,不限身份择优选配精兵强将。工作人员全部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企业化、绩效化、差异化管理,其中体制内人员,原有职务、身份、工资、社保等关系一律打包封存,只实施档案化管理。工作内容实行全面松绑减负,原则上只承担与项目、产业有关的主业工作和自身的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不承担其他社会事务性工作。同时,凭实绩论英雄,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通过绩效考核来兑现落实相关待遇,真正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导向,彻底激发了三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签约引进和开工推进的项目,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较往年有所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共引进项目87个,同比增长102.32%,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同比增长59.09%。共推进产业项目93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8 个,同比增长38.5%。

       二是强考核,全面推行竞争上岗。按照循序渐进,分批实施的原则,实行管委会机关工作人员分类设岗,竞争上岗。自2016年起,园区开始实行领导岗位竞聘上岗,对管委会机关所有副处级以下领导岗位打破身份、全员竞岗、择优任用,有能力就“上”,竞不了就“下”。全区22个单位的33个正科级岗位、15个副科级岗位全部打破身份公开竞争,最终2名正科级单位一把手落选,3名政府雇员竞争上领导岗位。今年,继续对管委会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分类设岗、竞争上岗。对管委会机关各单位一律根据上级编制部门核定的“三定”方案和各单位实际工作需要,重新核定岗位数,并按照岗位工作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分为了ABC三类岗位,各单位工作人员一律按照新设定的岗位进行内部竞岗,设岗竞岗后各单位工作人员经济待遇将直接与岗位系数挂钩,ABC三类岗位系数分别为1.4,1.0,0.8,最大系数差达到0.6。通过设岗竞岗,彻底打破平均主义,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切实提高了绩效考核的精准度、实效性,真正做到人尽其用、绩酬挂钩、奖优罚劣。

       三是重规范,强化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聘用人员自查自纠和集中清理工作,对各单位重新核定聘用人员岗位计划,对超过计划岗位数、明显不适合岗位的现有聘用人员,坚决予以清退。对聘用人员程序待遇不规范、管理考核不到位、合同签订不及时的,及时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清理,全区聘用人员总数减少20%以上。同时研究制定出台了《常德经开区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规范各单位聘用人员管理,有效提升全区行政运行效率。同时,结合推进“不服从、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不断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建设管理,大力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全局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服务态度有效转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