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细胞”动起来——石门县推行“网格+党建”工作模式 破解基层党建难题
为切实解决村级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石门县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探索推行“网格+党建”工作模式,激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最大潜能,党建引领覆盖基层社会各方面、基层工作全过程。主要做法是:
一、重设组织架构,让党的力量抵达基层末梢
打破原有行政村的区划旧格局,改革管理旧模式,实行区划重整、组织重构。织紧“四套网络”。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便于管理、规模适度、全面覆盖”的原则,科学划分网格,在行政村构建“村(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单元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纵横到边、覆盖全面的组织体系。配强“四组力量”。选优配强网格长、党小组长、网格联络员、社会组织负责人等网格化管理相关责任人。网格长、党小组长由党员群众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网格联络员、社会组织负责人从乡村贤达、退休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知识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群体中产生,确保选出来的人,群众公认、能力过硬。明确“四大功能”。明确党支部战斗堡垒功能,即负责统筹谋划村级重大事项,团结凝聚党员群众,督促指导工作落实,在各项事务中示范带头,争当表率。明确党小组前沿冲锋功能,即当好支部参谋者、民情收集者、任务传达者,做到宣传引导走在前、服务群众走在前。明确党员联系纽带功能,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对口联系数名农户,落实联发展、联稳定、联环境、联民生、联民风等“五联”任务,确保在网格内亮身份、有舞台、起作用。明确社会组织辅助补充功能,大力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村级事务,有效解决党组织力量不够、群众参与不足等问题。
二、建立工作机制,让组织体系有效运转
建立健全工作办理、管理监督、考核奖励等六项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运行。建立信息管理机制。研发基础信息采集系统,录入网格内所有群众的基础信息,并实行动态维护、及时更新,保障管理精确、高效。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要求网格每季度召开1次党建工作联席会,邀请村(社区)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参加,共同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要求网格长、党小组长、联户党员各负其责、加强沟通、联动共治,确保一般性问题能在网格内及时解决。建立公示监督机制。设置网格示意图、组织架构图和党员联系公示牌、联系卡等标识,建立有网格工作人员、党员群众在内的网格微信群,及时发布、通报工作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考评激励机制。依据网格长、党小组长、联户党员等不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定期开展评议,对示范网格、优秀网格责任人予以表彰奖励,对不适应工作要求的及时进行调整。建立运转保障机制。采取“镇村两级拨付、社会组织筹集、贤能人士捐助”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工作经费,经费使用情况按规定向群众进行公示,确保财务运行公开透明。
三、强化党建功能,让党建引领走深走实
网格党组织积极发挥牵头引领作用,统筹规划工作、协调各方力量,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各类突出问题。党建引领“好产业”,集体经济由无到有。白云镇望羊桥社区是典型的分散性贫困山区,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增收产业,2016年,全村贫困发生率达15.4%,该社区网格党总支通过多次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因地制宜,牵头发展油茶600亩、纽荷脐橙600亩、柑桔100亩,每户约增收2200元。截止目前,全镇各网格均培育了各自的特色产业,基本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党建引领“好生态”,村容村貌由差到好。白云镇王家堰村村民卫生意识较差,垃圾乱丢乱扔现象普遍成为该村最为头疼的问题。2018年,该村同心网格党支部煤矿湾网格党小组组长赵永和示范带头,带领联户党员上路进行除草出渣、垃圾清理、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知识,影响和带动了网格其他党员群众自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来,并借助微信群,开展环境卫生“人人抓拍”、评选最卫生家庭等活动,激发了群众爱清洁、讲卫生的热情。蒙泉镇孙家嘴村有一条1500米长的“绿色走廊”,是全镇人居环境整治的示范点,国庆期间,支部书记蒋桂芳号召网格党小组20余名妇女同志,义务对绿色走廊进行清洁修理,获得一片点赞。该村网格员蔡媛媛笑道,“都是自己住的地方,既锻炼身体,又美化了环境,一举两得”。党建引领“好民风”,社会秩序由乱到治。国庆期间,蒙泉镇天子岗村网格员杨保国及时掌握网格群众动向,及时调处和解决矛盾纠纷,做到“大事不出网,小事不出格”。白云镇网格党组织着力于解决群众担心、烦心问题,深入开展“治理违规赈酒 倡导文明新风”活动,要求网格长、党小组长、红白理事会会长、党员带头做到本人及亲人不违规赈酒,并逐一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截止目前,全镇共签订文明赈酒协议7000余份,成功劝阻48起违规赈酒事件,社会风气日渐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