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中共安乡县委 、安乡县人民政府
(2019年10月)
近年来,安乡县针对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干部动力不足、群众主体缺位、长效机制不常”等突出问题,牢抓“三个坚持”,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坚持党建引领,实行“三级联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 县级把向。主要从四个方面抓实抓细:一是坚持每月召开乡镇党委书记党建例会,一月一讲评,一月一通报。二是强化绩效考核,加大环境整治工作的考核权重。三是加大投入力度,每年拿出1200多万元,用于设施配套、回收补贴、大面保洁等工作。四是将人居环境整治结果与项目奖补直接挂钩。
2. 乡镇主责。主要做到“五有”:工作有方案,上报备案;示范有亮点,每乡一个示范村,每村一个示范组;保洁有队伍,每村配2~3名保洁员、1名废品回收员;责任有包保,严格落实责任制;工作有氛围,群众知晓全覆盖。
3. 村级落地。主要聚焦四个重点:聚焦以主干路渠、集中居住区为主的公共区域大面保洁;聚焦以村民房前屋后、废弃地为主的陈年垃圾清运;聚焦以热水坑、回收垃圾桶等设施配置为主的基础夯实;聚焦以少数落后户整改提高为主的习惯养成。
二、坚持分类处理,实行“三个三分之一”解决农村垃圾出路问题
探索推行“三个三分之一”分类减量处理模式,即三分之一有机垃圾实行沤肥,三分之一再生资源、有毒有害垃圾实行回收,三分之一不可利用垃圾实行清运。对分类减量后的垃圾,基本实现“三化处理”。
1. 突出解决低廉废品回收问题,抓好资源化利用。每家每户配齐沤肥池(热水坑)和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3类垃圾桶。针对农村玻璃瓶等低廉废品无人收购的问题,我们按照0.2元/公斤实施补贴,由废品回收员收集,交付县回收公司。2018年,我县2家公司共回收低廉废品2475吨,补贴49.5万元。
2. 突出解决有毒有害垃圾问题,抓好无害化处理。农药包装、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占比不大,但处理不当危害极大。我们对有毒有害垃圾处理实行政府补贴,按每公斤2元补贴到户,县里统一回收后,交由专业环保公司处理。2018年,共处理有毒有害废品77吨,补贴150多万元。
3. 突出解决清运成本过高问题,抓好减量化管控。通过沤肥还田、回收利用,需要城乡一体化清运的农村垃圾明显减少。据统计,推行“三个三分之一”模式后,垃圾清运总量减少了90%以上。
三、坚持群众主体,实行“三个依托”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1.依托宣传引导。宣传上,村村设立永久性垃圾分类宣传牌,户户张贴垃圾分类示意图,提高分类意识、传授分类方法。教育上,从娃娃抓起,中小学开设环境卫生教育课,进行主题征文,开展环保知识竞赛。形式上,利用乡村大舞台,引导群众自编自演垃圾分类小品、快板、舞蹈等节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2. 依托村规民约。村村制定村规民约,把环境整治的标准立起来;村村成立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把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的班子建起来,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3. 依托奖惩激励。大力开展“十佳十差村” “十佳十差组” “十佳十差户”的评比活动,实行张榜公布、广播通报等,并把评比结果作为项目投入、资金奖励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