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全面深化改革>详细内容

深化供销综合改革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9-09-12 信息来源:市委政研室 【字体:

近年来,桃源县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为重点,持续深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逐步构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较好的发挥了供销力量。2018年获评全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惠农综合服务工程规范化县;今年6月,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会上得到省委乌兰副书记肯定。

一、在做实改革上下功夫。将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支持,全面保障,稳步推动。

1.经费支持到位。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共投入各类资金近1400万元,支持供销社解决遗留问题。其中,安排解困资金700万元用于下属企业改制,每年安排再就业专项资金180万元保证留管人员基本生活,确保系统稳定。累计整合扶贫、农业、农开、专项贷款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600余万元,投入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和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此外,从2017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助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纵深推进。

2.人员支持到位。县委在考察供销社班子时,将有基层经验、技能水平、战略视野的干部充实到队伍中来,并设立供销社信息服务中心,增编3。有序安排供销社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到高等院校深造学习,支持参加全国性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干部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优化提升。同时,赋予县供销联社充分用人自主权,鼓励不拘一格用人才,支持将原有各乡镇农资经营户收编,对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改编,依托能人名人扩编,进一步充实了基层供销队伍力量。

3.政策支持到位。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列入全县绩效考核范畴,结合桃源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新特点,强化供销社职能职责,在主管农产品流通的基础上,增加食用菌、蜂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与管理。在同等条件下,政府采购项目优先购买供销社社有企业产品及服务,如全县学校及机关食堂优先采购供销社参股企业生产的食用菌。目前,正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适当给予供销社企业农资冬储、统防统治、测土配方肥补贴,支持企业扩大经营。

二、在激活动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供销社亦政亦商的组织优势,调动龙头企业和骨干成员的网络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典型示范,由点到面。

1.建强县级服务平台。以固定资产、项目资金、政府专项改革资金入股的方式,与省级龙头企业兴隆米业合作,成立桃源县新三农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县供销社占股53.8%,并委派监事和财务人员,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监管,确保为农服务方向不偏离。公司充分发挥供销社的组织优势和宣传优势,向土地流转大户、合作社推广优质稻种,实行订单生产,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同等质量产品服务低于市场价10%销售,实现农户受益、企业发展双赢双利。目前,全县土地托管服务、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土地面积达到3万亩。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农资销售收入4200余万元,仅种子销售一项就让利于农55万元,覆盖区域内平均每亩土地增收节支150元左右。

2.规范乡镇服务平台。由新三农公司出资入股40%,在全县28个乡镇组建了乡镇供销惠农服务有限公司,公司法人代表同时聘任为当地乡镇基层社主任,经营体系与组织体系建设目标同步实现。乡镇公司在业务经营中实行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内容、分开销售。新三农公司直接与农资生产厂商对接,取得经营权,以连锁配送的方式,将商品送到乡(镇)、村农资综合服务站。这样,县级公司既是乡镇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同时也是股东,从而确保了基层社的服务质量。

3.带动村级服务平台。主要采取四种模式。一是县供销社引导型。对于班子能力强、产业特色明、贫困户较多的村,由县供销社入股组建,加大股金投入力度,密切利益联结机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推动产业加速发展。二是乡镇社主导型。对于农户意愿强、合作社活力足的村,由镇供销社与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组建,社员可以用现金、资产、设备入股享受分红,也可只接受服务,形式多样、机制灵活,投入少、见效快。三是能人大户带动型。对于产业基础薄弱的村,引导当地能人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加挂村级供销社牌子,成为乡镇公司农资营销的加盟店四是村支两委兼职型。按照党务、村务、商务三务合一的办法,在村部加挂村级供销社牌子,由村党建联络员承担村供销社主任职责,县委组织部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比。

三、在整合要素上下功夫。探索构建项目建设+综合改革+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全覆盖的四合一要素整合机制,通过整合项目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1.所有涉农资金项目优先安排在供销社改革推进较好的区域。全县在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时,由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供销社共同制定实施方案,优先在改革区域内安排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供销社借势在涉农项目落地区域扩大覆盖范围,推广技术服务,推动改革加快落地见效。

2.所有县本级产业扶贫项目优先安排在供销社改革区域。去年全县安排产业扶贫资金2000万,今年首批2500万。县供销社牵头成立了桃源县健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398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作为西安镇8723249个贫困人口的股金,发展富硒食用菌产业。2018年,全镇贫困人口通过土地流转、出售木材、务工、利润分红等方式获益152余万元。

3.所有办点示范项目优先推广供销社社有企业服务。在茶庵铺特色小镇实施首期2000亩标准化绿色生态茶园改造,均由新三农公司提供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服务,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茶企茶农加入,推动全县茶叶产业加快迈入绿色有机行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