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全面深化改革>详细内容

桃源县:做好三个加法 建设活力妇联

发布时间:2018-11-01 信息来源:市委政研室 【字体:

       桃源县位于湘西北,版图面积4442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98.8万人,其中妇女47.15万,儿童14万,是全省人口大县。自群团改革全面推进以来,桃源县围绕建设一支“奋发向上、充满活力、贴近基层、服务发展”的妇联队伍,紧扣“去四化、强三性”要求,深入推进妇联体制改革,将妇联打造成为引领群团改革、推动桃源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党建+”打造标准家。坚持“党建带妇建”,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为妇联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妇联工作开展更加标准化。

       1.坚持导向引领。将妇联纳入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县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文明创建的重要成员单位, 为妇联组织服务妇女、儿童提供更多平台。制定《桃源县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妇联改革的要求、步骤、标准等,对妇联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和安排。制定《关于坚持党建带妇建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妇女之家建设纳入村级“智慧党建+”桃源县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规划中,并把村级妇联相关职责及制度编入《智慧党建+桃源县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制度规格》手册中,对妇联改革进行了具体指导。

       2.保障工作经费。按照妇女人口人均1元的标准保障县级妇女事业发展专项经费,并统筹安排县妇联办公场所维修改造、办公设备配备等经费,对妇联组织的重大活动所需经费实行“一事一议”。按不少于单位妇女工资总数2%的标准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工作经费,乡镇(街道)、村(居)妇联工作经费分别按2万元、5000元的标准予以保障,并将此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县绩效评估予以考核。足额的妇联工作经费,为妇联组织发展、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3.建强工作阵地。以“强基层、增活力”为重点,以居民 小组为单位,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模式稳步推进妇联区域化建设,推动妇联向妇女生活的最小单元扎根,妇女半边天作用的发挥明显增强。省级妇联区域化建设示范乡镇的桃源县郑家驿镇,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1个阵地(妇女儿童之家)+14个区块服务网络+N个巾帼小分队+N个妇女之家”的区域化妇建格局。其中寺坪社区结合实际建立了木雕刺绣、文娱宣传、妇女儿童、创业维权、文明家乡、乡村振兴6个巾帼小分队,为桃源文化的传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贡献了巾帼力量。

        二、“人才+”打造优质家。人才是最难得的资源。坚持德才兼备,打破年龄、学历、职业身份、职级限制,不拘一格选拔干部,将妇联组织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

       1.优化领导结构。建设以专职为骨干、挂职、兼职为重要力量,结构合理、充满生机活力的干部队伍。从具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女性先进模范人物、行业妇女骨干、基层一线代表、女性社会组织带头人中选举产生挂职、兼职干部。同时,将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劳动妇女和知识女性中的优秀代表在全县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县妇联执委会委员、常委会委员中的比例分别提高至60%、30%、20%,切实增强了全县妇联组织队伍的广泛性、代表性。

       2.壮大基层队伍。全面推进乡镇妇改联,吸纳热爱妇女儿童事业、热心公益服务、退休女教师、致富女能手、女企业家、各类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等优秀妇女代表加入妇联组织,壮大基层妇联队伍,共选举产生乡镇妇联主席28人,兼职副主席81人,执委577人 ;村级妇联主席412名,兼职副主席824名,执委4944人。基层队伍的壮大,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妇联组织的群众性、先进性,为联系凝聚妇女群众奠定了基础。

       3.扎根“两新”组织。注重“两新”组织中的妇联组织建设,在桃源心理协会、桃源明辉文化艺术传播公司、好妈妈读书会等建立妇联组织,充分利用各行各业优势,凝聚智慧力量,建立了心灵之家、舞蹈之家、刺绣之家、读书会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妇女儿童的生活。其中,心灵之家利用心理协会的心理咨询师团队,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女童保护公益讲座以及提供妇女儿童个案咨询服务等,为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深受群众好评。

       三、“互联网+” 成就温暖家。利用互联网传播迅速、方便高效的特点,通过互联网联系群众,提升服务效率,增强妇女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1.构建妇联网。以“桃源巾帼”微信公众号为主体,对上连接全国妇联官方网站及“女性之声”综合服务平台,对下连接企事业单位、乡镇、村(社区)、组微信群和QQ群,打造四级联动“互联网+妇联”工作新格局。在全县24个县直妇委会、28个乡镇(街道)、412个村(居)组建新媒体矩阵、圈群468个,涵盖群成员7000余人。

       2.优化服务网。转变服务思维,一方面,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桃源主流媒体的力量,开展评选妇女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最美家庭等活动,宣传推介优秀妇女典型,打造了“创业吧•姑娘”等原创项目,营造了桃城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定制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网络发布活动预告、网络报名、网络留言、网络反馈等,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举办的插花培训、刺绣培训、广场舞编导培训、创业系列培训、好妈妈读书会等等,场场爆满。

       3.铸就品牌网。桃子姐姐是桃源县妇联官方微信“桃源巾帼”的虚拟小编,以热情、开朗、美丽、大方的邻家大姐姐定位,亲切、独特的女性解读视角,收获了大量粉丝。截止目前,拥有粉丝50323人,其影响力多次位居常德市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前列。桃源县利用“桃子姐姐”在公众的影响力,打造了“桃子姐姐小喇叭”、“桃子姐姐工作室”、“桃子姐姐公益大讲堂”等系列“桃子姐姐”品牌工作,形成了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妇联工作新格局,使妇联组织从“8小时妇联”延伸为“24小时妇联”,打造了线上、线下两个“坚强阵地”、两个“温暖之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