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建设“智慧党建”推动党建工作转型升级
市委组织部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今年以来,市委响亮提出和大力推进“智慧党建”,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从人工化向数字化转变。
一、科学研判,确保“智慧党建”顺大势集大成
1、上级有明确要求。中央组织部提出,要将党建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省委组织部在常德开展干部管理大数据平台试点,市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准确把握大数据发展趋势,在市委七届四次全会上作出推进“智慧党建”的重大部署,大力打造集市县乡村四级、党政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2、常德有良好基础。近年来常德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建成并运行云计算中心,为“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现实有迫切需要。当前,全市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服务功能亟待增强。有的党员长期在外务工,难以正常参加组织生活、集中学习,教育管理亟待改进。
二、科学设计,确保“智慧党建”站得高看得远
“智慧党建”主要体现在理念、技术、制度三个层面的改革创新。在顶层设计上,核心主题是“智慧党建为民服务”。总体框架为“一体两翼”,即在“智慧常德”数据平台之下涵盖“智慧党建”、干部管理大数据两个子平台。实施路径为“一网五平台”,即依托“智慧党建”这张大网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管理平台和党员APP信息平台。最终实现的功能模式为党务、政务、商务“三务合一”。
1、理念创新,追求服务精细化。坚持以党务统领政务商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社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坚持党员教育管理与时俱进,实现党内统计一键生成、“三会一课”在线运行,对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实行纪实管理。坚持信息资源充分整合,一切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政务服务、商务代办、信息发布都可以进入平台。
2、技术创新,对接信息数据化。着力改进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在线督导、定量考核。着力打造党务管理平台,对各类党务工作进行线上安排、提醒、考核。着力构建新型组织体系,利用定位、可视化系统,实现新形势下组织与党员的紧密联系,使流动党员“人走千里一线牵,组织时刻在身边”。
3、制度创新,实现管理现代化。探索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灵活高效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改进民主监督,打通上下联系渠道,建立表达诉求的高效通道。改进干部管理,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的大数据管理,为精准选人用人提供科学依据。改进组织生活,实行网上开展“三会一课”、网上缴纳党费、在线参加视频学习等。
三、科学推进,确保“智慧党建”可复制可推广
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2018年2月前,完成党建平台主体建设;第二步,2018年12月底前,建成市县“智慧党建”指挥中心和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第三步,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实现可网上办理的为民服务功能,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1、采集基础信息。全市在对接上级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党员基本信息30项、党组织信息15项、干部信息203项。截至11月底,全市已完成325715名党员、3000名正科级以上干部、15418个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信息录入工作,采集近730多万条信息数据。
2、建设基层平台。整合资源,统一标准,规范建好村(社区)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全市乡村一级平台建设任务已完成70%。在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上坚持“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确保“智慧党建”可持续发展。
3、建强基本队伍。选优配强三支队伍:一是村干部队伍,推行村干部队伍专职化和村干部坐班制,提高村干部待遇。二是联络员队伍,为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35岁左右的党建联络员,专门负责平台运行和维护。三是志愿者队伍,建立党员志愿者到基层服务的常态机制,让机关干部成为平台的重要维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