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两同时”谈话 践行“第一种形态”
去年以来,全市创新性推出“两同时”谈话制度,运用“谈话武器”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充分发挥谈话预防、教育和警醒作用,切实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认真做实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有效筑起了抓早抓小、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堤坝。常德市“两同时”谈话制度已经得到中纪委的高度肯定。
一、定规示范引导谈 从三个关键环节入手,解决好为何谈、怎么谈、谈什么的问题。一是定规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谈话制度的意见》,规定在部署有关工作任务、单独交办工作或个别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的同时,上级单位有关负责人同时提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工作要求。二是作示范。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两同时”谈话工作,要求市委常委班子和市级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作出示范。去年8月份以来,全市地厅级干部开展“两同时”谈话4308人次、县处级干部66541人次。三是抓引导。市纪委将制度流程创作成漫画,通过网站、微信推送宣传,并制作发放提示牌1800个、提示本3600个,使党员干部对制度和流程入脑入心、自觉遵守。
二、瞄准问题具体谈 坚持有的放矢,瞄准具体问题,开展见物见人见细节谈话,确保取得成效。一是与推动责任上肩有机结合。谈话紧扣中央反腐形势和各项规定要求,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上肩,持续释放落实责任、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二是与“三重一大”决策部署有机结合。主要领导在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前,主动与相关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加强廉政风险管控和监督。今年2月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德睿在召集政府工作部门及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部署“四大会战”工作时,针对项目建设中容易滋生“暗箱操作”、违反程序的问题,与相关部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进行“两同时”谈话,要求守住底线,特别是在项目招投标方面,一定要严守规矩、严格程序。三是与“两个专项整治”有机结合。以“两个专项整治”为重点,结合工作谈资金管理、结合实际谈“为官不为”。今年1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陈恢清利用参加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年度工作汇报会的机会,针对该区近年来投资开发项目高度集中、资金高度密集的情况,与其党委书记杨俊进行“两同时”谈话,提醒其高度警惕和防范大额资金流动频繁中的腐败行为。
三、抓细较真督促谈 坚持抓细抓小抓具体,从传导压力落实责任着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确保“两同时”谈话经常性开展。一是实行月报制度。各区县(市)、各单位每月底上报开展谈心谈话的情况,实时了解谈话制度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区县(市)、市直单位及时督促整改。今年4月28日,市纪委主要负责人对开展“两同时”谈话不力的市政协办、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国资委、市委市政府接待处、市科技局等单位6名县处级正职领导干部进行专题约谈。二是实行在线监控。自主设计廉政谈话数据上报系统,通过政务外网辐射全市一百多家单位,采用系统精确查询、实时调阅谈话数据和记录,实现了谈心谈话的痕迹化管理。三是实行定期调阅。每季度采取随机点名的方式调阅廉政谈话记录,每次调阅由市纪委确定专人负责查阅有关记录资料,并加注调阅时间、调阅人和调阅结果简评。四是实行季度通报。每季度对各区县(市)和市直单位“两同时”谈话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公开通报,并直呼其名、直言其过、直点要害,点名道姓指出存在问题。去年以来,共先后通报49人,有效促进了谈话制度的落实。
四、考核问责倒逼谈 以考核工作为抓手,以结果运用为杠杆,以责任落实保障制度落实。一是从严实施考核。将“两同时”谈话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纪检监督工作考核,并加大考核权重。所有的考核项目都建立工作台账,考核排名一月一公开,一季一通报。二是从严运用结果。充分发挥考核在推进“两同时”制度落实中的杠杆作用,将考核结果作为个人和单位评选评优的重要依据。年底,市直部门考核排名最后3位的、区县(市)考核排名最后2位的、“五小区”考核排名最后1位的,个人被点名通报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三是从严追责问责。将“两同时”谈话与纪律审查有机结合,作为追究监管责任的重要依据。在查处澧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4名工作人员违规收受香烟和微信红包案的过程中,通过调阅“两同时”谈话记录本,发现分管领导未开展谈话提醒,除追究4名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外,还追究分管领导监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