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全面深化改革>详细内容

我市实施“二十证合一” 以“减证”推动“简政”

发布时间:2017-07-07 信息来源:市委政研室 【字体:

       我市在2016年“五证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发改、商务、文体广新、旅游外侨、房管、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和人民银行等8个部门15项涉企备案登记事项,实现“二十证合一”的商事制度改革新突破。实施改革后,企业在常德进行注册登记,无需再往返跑路和材料重复提交,各类证照的办理时间大幅缩短,此次整合的20个证照事项,办理时间由改革前最多90个工作日,缩短至7-10个工作日,一般经营事项的登记缩短至2个工作日,有的甚至可以当场办结。“二十证合一”以“减证”带动“简政”、以联办提高效率、以信息共享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市场准入便利化程度,提升行政效率,释放市场活力。6月28日,在全省颁发了首张“二十证合一”营业执照。主要做法是:

       一、吃透政策,定准目标。积极学习领会李克强总理关于“多证合一”改革的批示和《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结合外地改革经验,确定了“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市县联动”的原则,即涉及企业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备案登记事项进行整合,暂不涉及行政许可。先整合涉及面广、市场主体跑路多、材料重复提交的涉企备案登记事项,再择机进一步扩大整合范围,实现更广范围、更大程度、更深层次上的“多证合一”。在市本级完成“二十证合一”改革之后,各区县市结合实际,10月1日前全面完成“多证合一”改革。

       二、加强统筹,形成合力。此次改革是自下而上“倒逼”式改革,考虑到“多证合一”改革涉及到多个部门,为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行,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多证合一”改革领导小组,建立了“多证合一”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统筹,形成工作合力。一是积极稳妥做好沟通衔接。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和调度改革工作,市工商局与8个涉改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负责人,一一上门进行交流衔接,确保各部门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无缝对接。省工商局多次到常德调研,指导下发《常德市“二十证合一”改革实施方案》。二是务实高效地完成了证照梳理。完成了全市备案事项的全面梳理和分类处理,对拟整合涉企备案事项做到了事项全面、分类科学、依据明晰、切实可行;同时,制定了企业“二十证合一”操作指南,解决了填报表格的具体问题。三是全面实现了信息共享。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载体,利用市部门涉企信息归集与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实现了登记部门与涉改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做到相同信息一次性采集、全方位共享。

       三、搭建平台,完善流程。一方面,加强窗口建设。调整市工商局窗口设置,不断优化人员内部配置,注重加强企业注册局窗口建设,局内部调配8人到窗口服务,同时采用社会购买服务方式聘用5人,配足配强窗口人员队伍。另一方面,完善工作流程。按照“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网通办”的操作流程,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管理方式,即企业只需到一个工商综合窗口,提供一套申请材料,其他工作由工商局与相关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协同办理,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变“企业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简化了办事项目,优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