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全面深化改革>详细内容

“微党课”开启党的理论宣讲新模式
——鼎城区推进“互联网+党建”的有益探索

发布时间:2017-06-16 信息来源:市委政研室 【字体:

       近两年来,鼎城区大力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创新理论学习体制机制,探索出了“微党课”理论宣讲新模式。积极推广“微党课”,运用小的事例或实践来阐述、宣讲大的道理,有效解决了以往宣讲形式比较单一,宣传内容不接地气,宣传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宣讲主体,变专家讲为书记讲。在传统理论宣讲中,主要是由少数理论专家承担讲课任务,很多专家的讲课水平虽然很高,但由于自身工作的局限性,很多理论性的东西存在与实际脱节的现象,群众理解不了,从而导致一些党的好政策、好理论不能走进百姓的心坎。为了使理论宣讲更加接地气,鼎城区重点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了各级党组织书记为主体的报告员队伍。由区委书记带头,各级党组织书记定期到联系的乡镇、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自己所在的党支部上“微党课”。“微党课”推行以来,1100多名党的报告员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坚持用实事说话、用典型说话,把抽象的理论用生动感性的语言形象地表达处理,切实提高了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创新宣讲形式,变泛讲为精讲。在以往的宣讲中,很多党员和群众反映,一些报告员的宣讲过于冗长,枯燥无味,经常出现台上口干舌燥、台下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为了解决党员群众没有时间听、不愿意听的问题,鼎城区积极探索“微党课”宣讲形式,科学设置宣讲时长,合理压缩宣讲内容。根据不同党员群体的不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采取“集中式”“菜单式”“互动式”“网络式”等形式,分别打造20分钟、10分钟、5分钟、3分钟的“微党课”,让党的报告员用更短的时间,围绕一个主题、阐述一个道理、讲清一个问题,更好地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回答群众和社会的关切,架起了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鼎城区蒿子港镇锦阳街党员覃幸时在听了两次“微党课”后,他激动地说:“以前个别群众在发表一些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时,苦于找不到理论依据,不能反驳,现在好了,通过几次微党课的学习,我们终于掌握了理论的武器,可以理直气壮地反驳了。”

      三、创新宣讲平台,变室内讲为网上讲。过去,由于人力、财力限制,部分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人员、场地都难以组织,很难真正实现理论服务群众全覆盖。为了打破以往只能定期在教室内上党课的传统固定模式,打通理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鼎城区充分利用微博、微信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抢占新的宣讲阵地,扩大理论宣讲的影响力,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鼎级传媒”集中推出了“微党课”决赛的视频。视频推出后,两天时间,点击量就达到了近10万人次,留言300多条。很多网友留言说,通过微信,可以随时随地听党课、受教育,都认为这种形式非常好。“微党课”让理论宣讲成为一项随时随地都能开展的工作,既极大提高了理论宣讲的传播速度,又扩大了理论宣讲的覆盖范围。

      四、创新宣讲机制,变被动讲为主动讲。在实践中,部分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流于形式,党组织书记不愿讲、不会讲的现象比较突出。为使理论宣讲工作落到实处,鼎城区出台了《鼎城区委特聘报告员管理办法》,建立了党的报告员制度,规范了队伍管理。建立了激励机制,组织开展优秀课件、优质“微党课”、优秀党的报告员“三评”活动,对优秀课件、优质“微党课”、优秀党的报告员进行表彰。同时加强考核奖惩,把“微党课”纳入意识形态工作绩效考核,将“微党课”纳入基层党建的检查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两年来,全区1100多名党的报告员累计宣讲5000多场,直接受众8万多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组织书记增强了理论自信,从原来的不愿讲、不会讲,到现在主动讲、讲得好,真正使党的理论成为了各级党组织改造思想的武器,成为解决党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问题的“金钥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