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多措并举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鼎城区按照村强民富生活美、村庄宜居环境美、村风文明行为美、村稳民安和谐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四美一化”建设标准,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共2.6亿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突出村强民富,狠抓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全区3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创建村共投入5525万元,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共流转土地7600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2个,新建家庭农场9个,新建大棚260个,新建喷滴灌设施农业面积8600亩,新增订单农业面积12750亩。以精为天等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以油茶等优势产业为依托,培植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有机蔬菜等特色产业为依托,培育家庭农场,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产业发展模式。
二、突出村庄宜居,狠抓环境整治。以农村环境整治为抓手,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农村。今年全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总投入达1400万元。按照“四清、三基、两统、一化”(四清: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三基:基本不见白色垃圾、基本不见马路市场、基本完成改水改厕;两统:垃圾统一分类、污水统一处理;一化:水边路边屋边绿化)的目标,切实加强农村水、电、路、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污染和马路市场综合治理,全力打造规划有序、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近年来,该区共解决近7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万多处。基本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完成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通过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的雏形初步显现,其中一批美丽乡村的示范村和创建村更是打造成为了村庄宜居的样板村。
三、突出乡风文明,狠抓素质提升。美丽乡村不只是要环境美,更要心灵美。该区大力推进硬件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将乡风文明建设同步推进,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大力挖掘传承民间文化艺术,成功打造出了尧天坪镇舞狮,周家店镇民间剪纸艺术、吹打乐,草坪镇民间文艺表演等民间文化艺术品牌。结合当地特色打造旅游节会,形成了十美堂油菜花、逆江坪紫云英、韩公渡荷花、长岭岗向日葵和大龙站薰衣草五大乡村旅游休闲区,被称之为“五朵金花”。强化农民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农户评选活动,石板滩镇毛栗岗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并成功举办了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流动现场会,草坪镇、尧天坪镇、周家店镇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周家店镇被评为全国中华诗词之乡,港二口镇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四、突出村稳民安,狠抓管理创新。该区不断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重点从创新管理主体、机制和方法入手,探索建立由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参与的新型农村管理模式,助推美丽乡村升级蜕变。该区石板滩镇大力推行“两委三会制”,“两委”:即村党支部委员会领导、村民委员会负责。“三会”:即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村级所有事务的监督;文明新风理事会,涵盖工程建设理事会、爱卫协会、扶贫帮困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文化艺术团等群众自治组织;产业发展协会,负责引导花卉苗木、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培育、发展、管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推行“两委三会制”,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五、突出公共服务,狠抓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能不能为老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检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该区始终将优化农村公共服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实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管理,以村为单位建起了村民议事室、计生卫生室、图书阅览室等基础设施,实现了村村有村部、村民休闲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加强村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农保、医保、低保、社保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义务教育普及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