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深化政务改革 优化政务服务
近年来,澧县坚持以“服务为本、便民为先、效率为上、满意为要”的理念,采取多项措施,全方位深化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改善发展环境,努力突破服务群众、服务创业者“最后一公里”屏障,赢得了投资者的高度认可和人民群众的普遍“点赞”。澧县政务服务中心先后被评为省政务公开先进单位、省级文明窗口单位。
一、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大幅提升行政效能
着眼“行政审批项目最少、流程最优、服务最好”,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确保县政务服务中心规范高效运行的实施意见》,对全县行政审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全面实行“两集中三到位”。全县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将分散的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窗口集中、全县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向政务中心集中,切实做到所有审批项目进驻窗口到位、所有审批职能授权窗口到位、所有审批手续在窗口办理到位。目前,全县47个单位均设立了行政审批办公室,并整体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确保了群众和企业“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二是彻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坚持行政审批、非行政审批事项梳理审查常态化,凡是国务院、省、市、县政府已取消的项目,各窗口一律不得再办。2014年以来,清理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41项、非行政审批事项36项、办事服务事项92项,同时下大力压缩审批流程,共减少审批环节368个,审批流程总体幅度缩减了1/3,行政效能提速达到50%以上。三是大幅缩短办结时限。严格规定各窗口凡能当场办结的都必须当场办结,因程序复杂不能当场办结的必须向服务对象做出限时办结承诺。通过推行“一口清”制度、“一条龙办文”运转机制、网上审批等措施,对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大大方便了办事群众。在项目建设报建中,政务服务中心采取项目并联审批,联合报建措施,使项目报建比原来缩短30个工作日,效能提速60%以上。
二、强化电子信息监管,有效杜绝违规操作
把治理政务服务窗口单位收费作为重点,通过引入电子化系统监控等措施,使行政服务更加规范。一是开发运行“建设项目报建缴费一体化系统”。2014年7月,澧县正式推出“建设项目报建缴费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工程造价等基础信息,由电脑自动计算出具体收费金额,然后根据业务流程,通过系统完成具体项目的收费和打证,改人控为机控,从源头上杜绝了乱收费行为的发生,为全县项目建设营造了公开透明、依法有序的投资环境,真正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目前,该系统整合和理顺了房管、工信、人防、地震、气象、园林、环卫、文物、社保、环保等执法执收部门的收费事项100多项。二是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应用。全县按照“部门全覆盖、事项全覆盖、流程全覆盖”的要求,全面启动了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应用。截至7月31日,该系统网上受理办件数161080件,已办结160478件,办结率99.63%。
三、完善公平交易平台,高效配置公共资源
建立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幅减少了政府对公共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推动公共资源有效配置按照市场规则、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一是积极完善交易中心运作模式。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要承担全县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资源出让、国有资产处置等所有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按照“统一进场、管办分离、规则主导、规范收费、全程监管”的运作模式,交易中心建立健全了专家评委、中介机构管理库,完善优化了专家评委、中介机构随机抽取以及评标办法、部门协调会商等制度,依法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流程。二是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全程监管。成立了由纪检监察、检察院、行政监管部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对所有交易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发现违规行为严厉追责,对中介代理机构不良记录记入执业档案,有效净化了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三是稳步推行项目招投标电子化系统。县政务服务中心与建设银行合作研发了“招投标保证金缴退电子化系统”。投标人可直接从网上获取项目招标信息、下载标书、缴纳保证金,使投标者在网上相互隔离,独立操作,确保了信息严格保密,最大限度地防止串标围标。该系统使投标人往返交易中心的次数由原来的4次减为1次,极大地方便了投标人,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