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全面深化改革>详细内容

武陵区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5-11-26 信息来源:市委政研室 【字体:

        近年来,随着市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级城市管理职能的逐步下放,武陵区原有区划明显不适应城市发展管理需要,实施行政区划调整迫在眉睫。契合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机遇,按照建设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发展定位,武陵区大力实施自1988年撤市建区以来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变革。全区过去面积不均、犬牙交错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城区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一、精心筹备,打造更加科学的“版图”。 2012年,武陵区委、区政府开始启动区划调整的调研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2013年,正式成立区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区级领导牵头负责,从城市功能分区更加合理、城市管理水平更加完善、社会治理水平更加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改善、古城文化内涵更加彰显入手,致力于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划格局。区委前后7次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论证,区委书记罗少挟带头访遍了全区120个村居,充分征求了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听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建议,最终确定撤销护城、南坪岗、东江、东郊4个乡,设立护城、南坪岗、东江、东郊4个街道,新组建芙蓉街道、芷兰街道。调整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三岔路五个街道的管辖范围,同时新增社区22个。全区形成了11个街道、3个乡镇,92个社区、44个行政村的新区划格局。通过调整,进一步扩大了城区范围,让武陵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城区。

        二、夯实基础,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全力给足支持,做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区划调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运转保障上,对新成立的街道、社区给足预算经费,确保各单位心无旁骛,全心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基础设施上,通过完美社区建设,按照“一站一园一场七室”标准,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建设。目前,全区92个社区中,新建和改扩建共完成39个,除18个纳入棚改和12个村改居社区纳入明年计划外,其余年内均可完成,确保了工作有良好平台。在干部待遇上,武陵区按照同城同待遇的原则,为基层干部增加了津补贴,同时对村居干部进行了一次大幅提标,确保了干部队伍的稳定和活力。在队伍配备上,坚持从基层急难险重一线选拔年富力强、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干部,高标准选准配齐了新成立的街道党政班子,并对各乡镇、街道班子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确保乡街党政班子思想团结、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角色。

        三、严明纪律,确保更加高效的推进。这次区划调整是武陵区自1988年建区以来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改革,涉及全区所有乡街,70%以上的社区,几乎所有的区直单位都有任务。党政班子成员、事业站所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三类人员都有调动,特别是新成立的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都是在全区内调配,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在调整过程中,为避免出现突发性事件,区委区政府一是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每个乡镇、街道均由一名联点区级领导坐镇指挥,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职牵头负责调整交接和相关工作推进,各区直单位全力配合。在人员的流动上,由于责任落实到位,安排调动合理,异动人员均服从安排、服从大局,迅速进入新的工作岗位开展工作。二是严明工作纪律。要求各单位不讲价钱、不摆客观,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全力推进。调整过程中,各单位均做到了依法依规操作。三是加强资产处理。出台了《武陵区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方案》,相关单位按照要求对街道、社区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在充分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原则,有效地做好了交接工作,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全区行政区划调整期间真正做到了无工作断档、无人员上访、无干部违纪,得到了省委群众路线教育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四、以人为本,营造更加和谐的氛围。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区划调整始终,始终做到人性化操作,积极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争取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支持。一是积极开展媒体宣传。充分利用网络、手机报、微信、报纸等传统和新兴媒介,集中宣传区划调整的内容、意义、背景和动态,确保区划调整工作的全过程让全社会知晓,最大限度地争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支持;开通问讯台,对群众及时答疑解惑,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和认同。二是充分尊重基层意见。积极征求基层干部意见,保证区划调整工作开展接地气、近民情,在干部流动上,把基层干部个人意愿和区划调整大局相结合,充分考虑基层干部生活实际,尽量遵循就近、方便原则,让干部到离家较近的社区去工作,得到了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三是全力维护群众利益。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做到了“四个不变”,即:区划调整后,党委、政府对群众承诺的事情不变;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医疗保障、教育管理和就学、社会救助和保障、优抚安置等政策不变;社区班子、社区事务管理和居民各项待遇不变;社区离退休和离岗人员待遇不变。对于干部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尽可能解决合理要求;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耐心细致地做好了解释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