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9月19日,市委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组长刘进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党市委主委、市委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副组长肖燕芳出席会议,22个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和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新精神,学习了市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工作规则,听取了市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联络办的工作汇报,重点研讨了《常德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对改革工作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组长刘进能充分肯定了专项小组联络办及各成员单位开展的工作,就如何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改革工作要求,稳步推进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要全面认清改革形势。现在,随着文化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改革的任务更重了。根据中央、省委改革精神,我市拟制了市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共涉及15个大项、57个小项改革任务。2014年到2015年要完成的就有20项。二是改革的难度更大了。在改革中要解决的问题,既有过去积累的“老大难”,更有形势变化和实践深化提出的新课题,要求进一步冲破人们思想僵化的“桎梏”。三是改革的关联度更强了。这次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需要着眼全市改革的“大盘子”,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四是改革的竞争更激烈了。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是“全国一盘棋”,新课题多,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各地文化建设呈现出“你追我赶、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局面。
二、要准确把握基本原则。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导向不能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二是阵地不能丢。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三是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既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看重社会效益,特别是当“两个效益”发生冲突时,都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三、要突出改革重点。在全面准确把握上级精神和我市实情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住五个关键词、突出七大重点。五个关键词:一是“管理”,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和媒体的管理,特别是对网络新媒体的管理。二是“发展”,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和投融资体系,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实现扶持政策的对接落地。三是“服务”,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四是“传承”,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常德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发展。五是“开放”,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常德文化“走出去”。七大工作重点:探索建立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落实湘发〔2014〕14号和湘宣发〔2013〕34号文件精神,完善委托执法模式。
四、要积极稳妥抓落实。把困难和问题考虑更充分一些,把方案措施制定得更完善一些,各个工作环节落实得更加扎实一些。一是要整体联动。各成员单位要对照任务分工履职尽责、有序推进,各任务参加单位要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做好相关工作,各单位之间要搞好沟通联系和工作对接,特别是紧密保持与省级对口部门的衔接,把握好工作重心和工作要求,做到通力协作、整体联动。二是要细化措施。相关单位要按照小组工作规则要求,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工作举措。采取人盯任务、人盯项目、建台账、强督查的办法推进改革。三是要用好政策。今年以来,国务院和省政府相继出台了若干关于加快文化发展的文件和意见,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解读,主动对接,实现政策落地,进一步优化我市文化改革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