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全面深化改革>详细内容

汉寿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的做与思

发布时间:2015-11-30 信息来源:市委政研室 【字体:

中共汉寿县委书记  罗先东

        汉寿县位于常德市南部,目前全县有乡镇29个,数量居全市第4位,乡镇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单一、城镇化水平低、要素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乡镇区划调整类型标准,我县为A类,即平原湖区,核定我县乡镇基数为29个,核减12个。我县要减少的乡镇数位居全省第5位、全市第2位,对比其他区县而言压力更大。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我们在工作中突出了“实、紧、严”的要求。

        一、基础工作从“实”。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必须把相关基础工作做扎实,为改革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我们一是及早宣传发动。9月22日全省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动员会议召开后,我县立即编印了《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政策解读》,通过会议、电视、报刊、广播、乡村流动宣传车等方式与媒介,把改革的重大意义讲深讲透,利害关系讲细讲全,政策内容讲清讲明,增强全县人民对改革的理解度、支持度与参与度。同时,以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个不变”消除干部群众思想顾虑,进一步安定人心。二是广泛开展调研。10月8日—18日,县区划调整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组织全县各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调查走访、现场勘查等方式,广泛听取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合理制定方案。在遵循省委、省政府对乡镇区划调整确定的基本原则以及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和群众意愿,以及全县水利水系布局、交通道路结构,同时考虑特色乡镇、中心城镇、边贸城镇等重点镇的发展等综合因素合理调整,于10月19日初步形成了《汉寿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预备方案(讨论稿)》,并提交县委常委会议研究。

        二、推进节奏从“紧”。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要求之高、时间之紧前所未有。着眼快速推进此项工作,我县迅速响应,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对乡镇区划调整改革的要求,突出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抓动员。10月20日,我县召开了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动员大会。会议出台了《中共汉寿县委汉寿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的意见(讨论稿)》《中共汉寿县纪委汉寿县监察局关于严明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纪律的通知》《汉寿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期间信访维稳工作的通知》等三个文件和《汉寿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预备方案(讨论稿)》,正式拉开了全县乡镇区划改革的序幕。二是抓培训。10月22日,我县就乡镇区划调整改革业务工作举办培训会,全县各乡镇分管负责人、业务骨干和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领导小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通过学习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标准和程序以及县委县政府的专题部署,确保所有参训人员弄清政策原则,明确标准类型、知晓职责纪律、熟悉资料形成的法定程序和要求,为我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夯实了业务基础。三是抓落脚。10月23日起,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领导小组“一室四组”工作人员、乡村两级干部采取“五加二” “白加黑”工作法,广泛征求村(居)民的意见建议,力求实现征求意见范围最大公约数。截至10月28日,全县共召开村(居)委会座谈会300余次,参会人员达到15000余人次,95%以上群众同意预备方案。

        三、工作流程从“严”。乡镇区划调整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严谨操作、有序推进。对此,在工作流程上,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调研、宣传发动、澄清底子、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的预定安排操作,对照时间节点要求一项一项落实到位,确保改革工作纵深推进。目前,全县有17个涉改乡镇成功召开了乡镇座谈会,进入乡镇党委、人大、政府对预备方案讨论阶段。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四大家已经对常委(务)会进行了预安排,一旦收齐拟合并乡镇人民政府向县人民政府递交的乡镇合并方案请示件,县政府将在第一时间召开政府常务会讨论形成正式区划调整方案,提请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常委会研究讨论,并出具县委会议纪要、人大决议、政协意见。按照时间要求,10月31日前,我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可完成乡镇层面的流程,并由拟合并乡镇人民政府分别向县人民政府递交乡镇合并方案请示件。11月15日前,完成县级层面的法定程序,并由县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呈报全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方案请示件,将比市乡镇区划调整改革领导小组规定的时间提前5天。待省人民政府批复后,我县可以在12月31日前完成合并后乡镇的组建,实现“定班子,挂牌子”。

        目前,我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进展顺利,稳步推进,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

        1.在组织保障上做到了“高广强”。一是规格高。9月22日全省召开动员会后,县委随即召开县委常委会讨论研究,成立了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任副组长,有关县级领导为成员,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同时,明确由对县情以及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最为熟悉的县政协主席牵头负责,强大的班子形成了超强的工作合力。二是范围广。领导小组下设“一室四组” (办公室、组织人事组、财经审计组、文教卫计组、综治维稳组),抽调了县委办、政府办、政协办、组织部、政法委等单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三是保障强。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30万元,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2.在工作推进上做到了“实细深”。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群众关注度高,甚至很多汉寿籍在外人士也非常关心,经常打电话了解情况。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实、不细、不深入,会导致很多层面的不满。为此,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扎实做好前期工作,无论是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调查走访,还是现场勘查,都做到全方位、全覆盖,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遗憾。一是扎实听取意见。组织全县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二是细致谋划方案。与水利部门商榷全县水利水系布局,与公路、交通部门商榷全县交通道路结构布局,与建设规划部门商榷小城镇发展规划布局,与文化部门商榷各乡镇的文化底蕴,与民政部门商榷各乡镇的风俗习惯、历史沿革,与经济主管部门商榷特色乡镇、中心城镇、边贸城镇等重点镇的发展等。三是深入沟通交流。考虑老百姓对家乡的感情因素,针对调整乡镇的名称、治所驻地等,积极与汉寿籍在外知名人士电话沟通,个别走访群众代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这些方式,最终形成了《汉寿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预备方案(讨论稿)》。

        3.在力量整合上做到了“超团结”。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量大,光靠单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全县各部门整合力量、步调一致、团结协作,才能确保改革工作高质量、高标准按时完成。为此,我们要求全体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深入所联系的乡镇开展督导、指导工作;各乡镇党委书记负总责,班子全力配合,切实抓好本乡镇涉改相关工作。县纪委(监察局)和县维稳领导小组分别对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有关纪律要求和信访维稳工作下发了专门通知。同时,与改革紧密相关的民政、组织、人社等部门也迅速行动。目前,组织部门已完成对乡镇班子的全面考察,正在形成调研材料;财政部门已开始对乡镇的资产、资源、债权、债务进行调查摸底,从11月份开始实行涉改乡镇财政支出由县财政审批;教育、卫生、计生、公安等部门也正在着手对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学校、医院及派出机构的设置布局开展前期调研,为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确保全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顺利推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