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征程
7月25日上午,市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市环保局局长、市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主任洪振海同志主持会议,19个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并提出了宝贵意见。会议广泛征集各成员单位对《中共常德市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完善意见。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市已全面开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征程,为全面强化“五位一体”发展布局、力争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市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提出,今年将坚决完成省委、市委部署的6项具体改革任务,进一步深化全市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明确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力争在生态文明制度、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具体来讲,今年主要启动以下五个方面的改革工作:
一是启动对自然生态空间和矿产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并通过划定耕地、森林、湿地、水体等重要资源的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进全市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同时,积极探索限制开发区域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对划定的限制开发区域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二是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在各级各部门的合力推进下,通过采取调整社会用能结构、深化大气面源污染治理、统筹城市交通管理、整治重点工业企业污染、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等措施,切实提升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水平。
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加快建立和完善对沅江、澧水等重点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已开发地区、生态受益地区与因保护生态资源而未开发地区协商建立横向补偿机制,并积极开展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推动全市各类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四是严格实施绿色消费政策,推行政府部门两型采购制度,完善清洁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运用机制,全面推行阶梯式水、电、气价制度,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五是牢牢把握深度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良好契机,积极探索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为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