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津市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秦国文
(2014年9月3日)
(根据录音整理)
今年是全国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工作的元年,省委、省政府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守盛书记先后多次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从我们改革办与守盛书记的接触中,听得最多的是两个词,一个是急,一个是担心。急的是我省的改革等不得、也等不起;担心的是在改革方向和政策把握上出现差错,从而导致我省输在改革的起跑线上。所以今年时间一过半,在8月份我们就启动了中期督查。督查主要是掌握省里的9个专项小组,以及14个市州改革进展情况,各地、各单位的特色亮点工作。县市是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次主要是选一个县(市),了解改革工作落实情况。
刚才,听了学武书记以及各位的情况介绍,我深受启发。津市市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推进改革工作。行政审批取消下放了116项,这个力度很大;津市市的“四个一体化”,由于有老百姓的支持,客运的问题、供水的问题、环境的问题、卫生的问题,一个个都迎刃而解了。对于你们提的建议我也深有同感,现在改革面临的压力太大,需要鼓励成功,宽容失败,正确对待上访问题。就县市如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我想提三点建议:
一、在推进既定改革任务上要勇于担当。这次改革主要是自上而下,有很多改革事项从中央开始就已经设定好,没有多少创新的空间,作为地方主要是不折不扣抓落实。省委也希望各地走得早,做得实,多出亮点,多出典型。我们要勇往直前,敢于担当。要充分发挥改革办的统筹协调作用,认真落实规章制度,特别是“两规则一细则”,动态管理机制等等。比如说倒排表,刚开始排倒排任务是有阻力的。有些人讲不要倒排到月,到时候完成就可以了。大家不要信这些话,到年底要完成的任务,现在每个月干什么事还说不清楚,这绝不是干实事的样子。一件事做不成可以讲一千个理由,完成了只有一个理由。所以任务一定要倒排,一定要到月,任务要写具体,具体到本月出什么东西,开什么会,做什么调研,都写清楚,这样才能监督到位,考核抓落脚。
二、在经济民生改革领域要勇于探索。刚才学武书记和各位讲到改革要稳一点、慎重一点,但是在经济民生领域,我觉得要勇于探索。中央明确提出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改革事项往前排。像津市市的“四个一体化”,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肯定错不到哪里。像国家推出的工商制度改革,把工商登记的门槛降低,对促进全民创业和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成效明显。我省经济发展有三个短板,一个是县域经济,一个是开放型经济,还有一个是非公经济。现在,政府搞建设确实缺钱,但是民间有很多老板有钱不知道怎么用,只要我们降低民营经济的准入门槛,马上就能放活。我们要在这方面大胆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经济一体化、产业聚集化,这两化决定着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津市市在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已经有了很好的探索,今后还可进一步创新。
三、在处理各种矛盾问题时要善于谋断。改革说到底是利益博弈。要妥善处理各种矛盾问题,这光靠有勇气不行,还要善于谋断。比如说干部的利益,像年轻干部提拔、公车改革、超编人员消化,这属于显性利益,像权力分配,属于隐形利益。老百姓的利益涉及到两个方面,有正当利益,有不正当利益,改革对正当利益肯定越来越好,但是不正当利益就会被调整,比如说在棚改过程中,这些矛盾都会遇到。我们要给予时间、空间,在心态上宽容、包容,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津市市在这方面经验比较多,我们希望津市市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过程中,能不断地出成果、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