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激发园区内生动力 ——鼎城高新区“一权两制一司”改革激发园区活力
改革是动力之源。面对宏观经济形势趋紧、机械装备业产值下滑的不利形势,鼎城高新区向改革要活力,全力推进“一权两制一司”改革,促进了园区健康发展。今年元-8月,园区落实亿元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15.4亿元,完成产值97.1亿元,同比增长8.3%,向着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坚实迈进。
一、放权,授权园区行使同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
鼎城高新区是以机械装备为主导产业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全省首批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园区和全市千亿工业走廊的核心百亿园区,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当前园区管理体制仍沿用原开发区体制,行政效率不高,项目审批难、用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区委、区政府以放权搞活为着力点,把权力下放给园区,授权园区行使同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一是真放权。今年初,区委下发了《进一步改革鼎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体制的决定》(常鼎发〔2014〕1号),按照“政府委托、高新区办理、部门备案”的原则,将70多项行政审批权限下放给高新区。健全高新区内设行政办事机构,行使相关行政部门职能。设立园区政务中心,相关部门在园区集中办公,实现了园区事务办理园区办。二是放真权。为确保各部门权力真正下放到园区,区政府下发了《关于明确鼎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使用系列“2号公章”的通知》(常鼎政发〔2014〕7号),将原由12个区直部门行使的70项行政审批事项及管理职能,采用“2号公章”的形式,委托高新区行使,“2号公章”与相对应公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高新区管委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责任。三是真到位。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区委书记、区长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高新区工作专题调度会,区委副书记负责改革的具体推进,督促相关单位按时间节点推进工作。截至9月底,各项权力已经下放到位,“2号公章”已投入使用,园区项目落地时间缩短至1月之内。
二、改制,建立相对独立的行政和财政体制
赋予园区充分的管理权限,建立独立的园区行政管理和财政管理体制,让园区发展更加主动、更符合市场方向和园区实际。实行“以区带镇”发展。为改变园区与所在乡镇“两张皮”的问题,区委、区政府将园区所在的灌溪镇、石板滩镇委托高新区管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兼任两镇党委第一书记,两镇党委书记兼任高新区党工委委员。高新区对两镇有人事建议权和管理考核权,两镇除社会事业发展外,凡涉及园区的事务接受高新区直接调度。通过强化高新区职权,让高新区在协调园区和地方的关系中更加主动、更加有话语权,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推行灵活用人机制。高新区二层骨干、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由高新区为主公开招聘,实行竞争上岗,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进行管理。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工作人员薪酬与高新区发展和个人贡献挂钩。建立独立财政体制。从2014年起,区财政每年打捆拨付资金5000万元以上,赋予高新区独立的财政支配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标准化厂房建设、聘用人员工资等。根据园区发展,将适时设立高新区财政分局。
三、搞活,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公司
为增强园区发展自生动力,将园区投融资公司——鼎力公司与政府剥离,进行市场化运作,加大融资力度。一是政企分离。鼎力公司隶属于高新区管理,与高新区管委会实行政企分离,具体负责高新区范围内土地经营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投融资和融资贷款还本付息。2013年起,公司融资还本付息资金向区财政部分暂借,制定计划逐步偿还。二是市场运作。公司通过土地储备、项目运作,不断扩大融资规模。截至2014年8月,公司资产总额19.8亿元,推进了园区土地开发平整、标准化厂房建设、基础道路建设、园区绿化等项目。负债总额7.35亿元,负债率37%,公司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三是谋求升级。鼎力公司积极与市财鑫公司合作,积极筹备升级为市级融资平台,相关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预计年底完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