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全面深化改革>详细内容

调动农民积极性 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柳叶湖大力打造“太阳谷”美丽乡村示范区

发布时间:2015-01-05 信息来源:市委政研室 【字体:

  “太阳谷”美丽乡村示范区位于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山乡,北靠太阳山,南临柳叶湖,辖郑家河、肖伍铺、梁山等3个行政村,总面积25510亩,总人口4786人。今年来,柳叶湖在办点示范过程中,坚持政府扶持和村民自治相结合,政府不大包大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能力和村民主体作用,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庭院建设为载体,让群众自愿动起来

  积极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观念,在保护庭院生态资源的基础上适度改造和建设,为失血的庭院科学输血,不断优化庭院环境,将农村院落由,为片区增绿、环境增色、农户增收。一是培育庭院经济。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以乌梅为主导品种,以奖代投引导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5-10株乌梅树。同时,为保障农户切身利益,解决农户后顾之忧,与相关龙头企业签订了供销合同,严格实行三个保障,即保障乌梅苗供应、保障栽种管理技术指导、保障乌梅成熟后按市价收购。庭院种植乌梅得到示范区农户的积极响应,目前第一批2300株乌梅树已栽种成活,预计挂果后将为每户带来3000-5000元收益。二是建设庭院景观。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集中居住区的农户统一安装具有乡村风味的栏栅,鼓励示范区农户见缝插绿,进一步美化庭院,逐步形成一户一景、一步一景的乡村风景线。制定农户垃圾分类减量、袋装入桶、日产日清等9大庭院建设管理标准,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同和拥护,示范区环境面貌日新月异。三是倡导庭院文明。以农户院落为单位,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定家规,学家训、邻里互助等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使庭院文化建设与庭院经济发展互为促进,达到文化育民与经济富民有机统一。每月底,组织一次美丽庭院的检查评比,按照农户综合评分排名,评选出20最美庭院,对其授牌并给予200元奖励。

  二、以制度创新为抓手,让群众主动管起来

  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群众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管理者。一是建立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村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为防止村规民约建设流于形式或片面强调村民利益,在充分尊重村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规范引导,严格履行前期准备、宣传动员、组织起草、征求意见、表决通过和备案公布等六大程序,确保制订内容的合法性和针对性,既做到了不缺位、不错位、不替民做主,又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达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目的。二是成立片区监事会。坚持去行政化,由示范区村民推选9名群众威望高、为人公正、敢于说话的代表组成片区监事会,负责对片区项目建设、环境卫生、村务公开等公共事务进行监督。实践证明,片区监事会作为示范区民间组织,在动员群众参与建设、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架起了党和政府沟通群众服务农村的桥梁。三是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充分调动老百姓遵守村规民约、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在示范区的15个责任小区范围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比学赶超活动,各个责任区之间相互比进度、比质量、比成效,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热潮,取得扎实成效。

  三、以产业转型为重点,让群众尽快富起来

  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上来,主要是做到两个转变。一是由传统农产品向无公害有机产品转变。以农民增收、产业提质为目标,大力发展以无公害有机产品为主的新型农业。立足现有产业项目,按照优质、生态、高效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大众园艺、郑太有机农场等新型农业项目。目前,郑太有机农场已获得国家有机企业认证,其生产的西红柿、黄瓜、南瓜等17个蔬菜品种均通过了国家有机认可。二是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通过整合财政资金扶持政策,建立了统一规范的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 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园区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效益化发展。今年,在区级财政资金扶持政策的引导下,郑太有机农场新增实体营业点2个,并建立健全了网络销售和订单销售体系;广积农博园新培育了230亩优质水稻和蓝莓、葡萄等产品;拟投资2000万元,以金梨种植为特色的嘉瑞林苑项目正在施工建设。

分享到: